坐落于蕪湖市灣沚區南湖文教園區的蕪湖縣一中,是一所百年名校,其前身是1906年創辦的寧國府中學堂。進入第二個百年,一中人抓住機遇,為跨越式發展凝心聚力,努力實現“規范一中、和諧一中、進取一中”的目標。近年來,學校獲得國家級“德育實驗先進學?!?、安徽省示范高中等多項榮譽,連續多年在蕪湖市辦學水平評估中獲評優秀等級。
2020年,灣沚區啟動基于大數據的個性化教學與智慧學校建設項目,蕪湖縣一中迅速響應,積極探索教育信息化2.0的實踐路徑。從構建智慧課堂、大數據精準教學系統、個性化學習服務中心、智慧管理系統等軟硬件環境,到推動新型教與學模式落地、沉淀應用實效,這所百年名校穩穩抓住信息化建設新契機,走出“課堂更高效、方法更科學”的新路子。
解鎖“高效”新方法 高三師生有“秘籍”
依據“數據畫像”,提供個性化學習方案
走進蕪湖縣一中的教室,“超腦”是每個班級的標配,智慧課堂、大數據精準教學系統,在全校90個教學班級中實現常態化應用。應用過程中,基于大數據技術生成的個性化學習手冊,惠及師生逾4800人。這其中,也包括高三年級畢業班。
高三正是向夢想發起總攻的關鍵期,除了幫助孩子們成為“時間管理”的強者,畢業班的老師們還一再強調,復習要沉著扎實,更要講求方法。蕪湖縣一中高三人文智慧班班主任張德秀認為,在這一年中,做好階段性診斷,實時調整復習策略非常重要。對于這屆畢業班而言,學情診斷有了輔助工具。打開“平板”上課、推送作業與測試,利用智能閱卷系統批閱試卷,是高三老師們的日常。在智慧課堂、大數據精準教學系統常態化應用的基礎上,全場景伴隨式的采集學生數據,勾勒出每位學生的“學情畫像”。老師依據科學診斷,為不同學生開出不同“藥方”。哪些學生需要加強基礎,哪些可以有所拓展,學生在老師的協助下不斷完善復習方案。
“利用每周三天晚自習的前半小時,學生們會在學生平板上完成一次小測驗,或使用個性化學習手冊,依據測驗反饋數據,查漏補缺?!闭劶翱茖W學習方法,張德秀老師頗有心得。輕量化測試助力學情反饋更為精準,以近階段的易錯題目為切入點,千人千面的鞏固作業,讓學生們真正做到“知己知彼”。針對薄弱知識點各個擊破,30分鐘雖短,成就感卻滿格。
倡導“泛在學習”,助力保持學習習慣
為了幫助學生在長假期間也能保持學習狀態、挖掘學習潛力,高三老師們還解鎖了“小平板”在作業管理方面的“大用途”。借助智慧課堂的作業管理模塊,老師得以對學生的課后、假期學習情況進行有效監測?!凹倨诶?,打開‘平板’,定時定量地完成練習,學生的注意力會更集中。尤其對于自驅力較弱的學生,幫他們養成好的學習習慣是重點所在?!睆埖滦憷蠋熣f。有了技術工具輔助,更多學生能夠保持相對穩定的學習節奏,規避開學后的成績波動。
鞏固復習,試卷講評更高效
全面梳理知識體系、重難點精講、拓展提升……是高三三輪復習所要完成的任務。而復習體量大、知識點龐雜、時間緊迫也成為擺在師生面前的難題。怎樣在短短一年內,實現全盤照料、重點突破、拔高提升三重目標?向課堂要質量、向復習要效率,是蕪湖縣一中高三師生的解決方案。
階段性測驗、大規模聯考中,人機結合的閱卷模式,在提高閱卷效率的同時,將老師們從大量機械勞動中解放出來,留出更多時間,給學生個性化的指導。
考試后,智能閱卷系統為老師提供從班級到個人不同維度的分析報告,幫助老師在評講試卷時做到有的放矢。以往,老師們拿到試卷,習慣于從頭至尾講解,而現在,數據分析報告在手,對于普遍易錯題目,選擇首先講、重點講;對于正確率高的題目,只需關注個別錯因;對于全班正確的題目,則無需贅述。高效利用有限的課堂時間,全面覆蓋知識點,張德秀老師說:“今年,我們能夠比較從容地完成三輪復習,甚至可以穿插更多的擴展內容,同樣的時間內,大容量的復習不再是無法完成的任務?!?/span>
智慧班牌 備考能量補給站
沒有分數,過不了當下的高考,而只有分數,難以贏得未來的大考。怎樣引導學生以健康的心態對待高考,同樣是學校高度關注的問題。為此,高三年級不僅配備了專業心理老師,為學生提供系統、專業的心理輔導,還將智能班牌打造成“能量補給站”,鼓勵學生自選勵志圖文、視頻,通過班牌向全班分享。小小一塊班牌,更成為陪伴孩子們高三學習生涯的“暖心”伙伴。
依托智慧課堂應用 促進教師成長
以研促教,備課更有針對性
在智慧教育發展之路上邁出堅定步伐,蕪湖縣一中同樣培育了一支不斷成長的教師隊伍。學校每周定期開展文理學科教研組集體備課,利用大數據精準教學系統,分析復盤學情,有針對性地調整教研聚焦點,形成“以研促教、以教定研”的閉環。同時為更好保證備課質量和教研效率的雙提升,學校量化備課評比標準,以任務為導向,從工作計劃、公開課質量等多個維度,激勵教師加強應用、深入探索。
以賽促用,注入提升新功能
共享大數據時代的紅利,需要全方位優化基礎環境建設,需要不斷充實教育數據資源平臺,更需靠每個教育人轉變理念,在教育教學場景,智慧運用信息化技術手段。學校鼓勵教師積極參加各級智慧課堂賽課比賽,打磨優質教學案例,交流智慧課堂教學經驗,并開展校內賽課活動,以賽促用,培育教師不斷創新教學方法的意識、理念和能力。2021年4月,蕪湖縣一中2021年度智慧課堂應用現場教學比賽圓滿舉辦,21位教師晉級決賽,參賽課例亮點紛呈,“精準教、個性學”的新模式樹立起課堂新標桿。
勇于下出“先手棋”,以信息化帶動理念革新,助力學生切實掌握更高效的學習方法,幫助老師在課堂教學中實現提升,是蕪湖縣一中發展歷程中的一個生動縮影。技術本身不是目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始終鎖定“育人”。2021高考落下帷幕,學校再次交上漂亮答卷。實力背后,有著一中人的教育智慧。堅持以學生為中心,以前瞻視野、創新意識帶動發展,以先進辦學理念立于潮頭,這所百年名校的進階步伐,值得共同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