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暑假,大都是教培行業機構招生和營收的“黃金檔期”,不但可以有大量生源,還可以擁有眾多續報和秋季開班學員,可謂是重要的時間節點。每年到了這個時候,教培機構就已經開始招兵買馬,準備大干一場,但今年情況截然相反:
傳作業幫裁員,集中在K12學段;0轉正團隊,包括運營、產品和投放;
猿輔導:大量應屆畢業生延期入職;
高途課堂:裁員20%,小早啟蒙關停;
新東方在線:“新東方在線集中裁員,已關掉70%城市”;
VIPKID:大米網校關停?“啟蒙英語”業務線被砍?大規模業務調整涉及裁員比例達50%;
編程貓:裁員七八百了,大部分沒賠償,還在進行中;
學而思:內部崗位收緊;
粉筆裁員:微博熱議達到2000多萬;
發生了什么?
為了達到降低整個社會的教育成本,讓每個孩子都得到公平的教育,從以往的重視應試教育到對孩子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整體規劃的目標,對于教培的愈演愈烈,國家踩了急剎車。
眾所周知,自2020年初以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全國大中小學校推遲開學,2.65億在校生普遍轉向線上課程。面對巨大的在線學習需求,行業呈現爆發式增長態勢。截至2020年3月,我國在線教育用戶規模達4.23億,較2018年底增長2.22億,占網民整體的46.8%。各地圍繞K12教育、職業培訓、高等教育、終身教育等細分領域積極探索布局在線教育新模式,學而思網校、華圖教育等內容服務型,騰訊課堂、慕課等平臺服務型,小猿搜題、扇貝等工具服務型線上教育培訓企業不斷涌現,同時市場上催生了VIPKID、作業幫、滬江網校、直播優選等企業。天眼查數據顯示,國內從事在線教育行業的相關企業超過23萬家,在線教育企業呈現井噴式發展。
眼看他起朱樓,眼看他宴賓客,眼看他樓塌了。
短短一年時間,斷崖式的大逆轉。
5月初,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對作業幫、猿輔導、新東方、學而思、精銳教育、掌門1對1、華爾街英語、思考樂等13家校外培訓機構進行重點檢查,對15家校外培訓機構分別予以頂格罰款,共計3650萬元。
5月21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員會第十九次會議指出,義務教育最突出的問題之一是中小學生負擔太重,短視化、功利化問題沒有根本解決。特別是校外培訓機構無序發展,“校內減負、校外增負”現象突出。
6月1日,《未成年人保護法》實施,“學校不得占用國家法定節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組織義務教育階段的未成年學生集體補課,加重其學習負擔......幼兒園、校外培訓機構不得對學齡前未成年人進行小學課程教育”。
國家相關部門一套組合拳,讓教培機構迎來了前所未有的大變局。這一切并非毫無征兆。
早在去年10月1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深化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總體方案》,已經對新時代教育評價改革作出了系統部署。 《總體方案》對“唯分論”傳統思想進行徹底的改革,方案指出,為促進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對德育、美育、體育、勞動,教育都提出了具體的評價標準,“素質教育”不能只停留在形式。
3月18日,教育部召開新聞發布會,教育部等六部門聯合印發《義務教育質量評價指南》(簡稱《評價指南》),從縣域、學校、學生三個層面設立評價指標體系:縣域,做好價值導向,不以分數任英雄;學校,落實立德樹人,堅持“五育”并舉,深入實施素質教育;學生,品德發展+學業發展+身心發展,缺一不可。
這一進一退,一得一失,很清晰的反應了國家的教育導向:尋求教育公平,從根本上提升學生的素質教育,從而提升國民的整體素質!
2
素質教育以提高受教育者各個方面素質均衡發展為目標,重視人的思想道德素質、能力培養、個性發展、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素質教育以提高國民素質為根本宗旨,面向全體學生,在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的同時,也積極鼓勵學生個性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當今的世界呼喚創新,發展中的中國更急需創新,雖然我國已經發展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但既然在多個領域的關鍵技術上,被人卡了脖子,從眾所周知的芯片、光刻機,到航空發動機,高端銑刀,高端軸承鋼,醫學影像設備元器件,超精密拋光工藝等等,我們還受制于人,更別說要蹚出一條前人都沒有走過的路。都說“我們的目標是星辰大?!?,“星辰”表示遙不可及,“大?!北硎緹o邊無際,如果說以前我們還可以循跡前人的腳步,那么現在擺在面前的,是一片廣袤無垠的未知世界,遵循守舊是行不通的,都要靠自己,靠自己的創新精神和超常視野,日拱一卒,精進,再精進!
3
教育信息化是實施素質教育的有效途徑,信息化教育能夠滿足素質教育對面向全體學生、促進學生全面和自驅發展、讓學校從對學生進行管制變為賦能的角色轉變的要求。信息化教育對素質教育的實施起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1. 教育信息化拓展了學生的視野
在傳統教學中,最典型教學手段是“紙質教材”和“黑板加粉筆”式的教學媒體,內容單一、固定、封閉,只能給學生提供的某一方面的知識,不能有效地實施學生全面發展的教育。而教育信息化能夠對接互聯網上非常多的優秀課件、習題、學習方法,還可以實現交互式、交流式的合作學習,從視覺、聽覺、觸覺上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2. 教育信息化能夠因材施教
傳統的教學授課方式就是將所有的課程內容都標準化,再通過老師使用傳統的教學手段灌輸給學生,但個性化教育和素質教育一定是因材施教,故傳統的教學手段是不能達到國家中長期規劃綱要中對于素質教育和個性化教育的要求。
在傳統的教學模式中,一個老師要教幾十名乃至上百名學生,有些學生基礎好,理解能力強,能很快掌握書本上的知識并期盼更多的知識點延伸,有些學生資質平常,需要老師多次點撥、自身高密度的練習才能掌握,想跑的跑不快,跑不快的被拖著走,就導致了傳統的教學方式在因材施教還有很多的不足,如果將教育信息化成果充分利用起來,就可以給學生充分的選擇自由。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學習內容,根據自己的能力掌握學習進度,根據自己的需要控制呈現次數,使學生的個性特長得到充分、自由的發展。
3. 教育信息化能更好的培養學生行為習慣
教育信息化全場景復刻了學校的日常管理過程,把管理過程放到了手機端,管理數據放到了云端,從而改變了管理數據的處理方式和存儲方式。通過系統的分析和計算,全維度的展現了學校的實際管理能力,讓數據說話,量化學生的在校表現和行為習慣。老師看到了這些數據,更能夠有針對性的對學生進行表揚和批評;家長看到了這些數據,可以加強和學校的溝通,在家庭教育中也添加這方面的關注;學生自己看到了這些數據,不斷的進行自省和調整,讓行為習慣變的更好,系統的數據立竿見影正向發展,即時反饋讓學生有了變的更好的積極動力,把良好的行為習慣固化下來。
4
Educiot育聯網就是素質教育的追隨者和踐行者。作為教育信息化行業的一份子,在非常多友商都扎堆教學教研方向,育聯網另辟蹊徑,走上了素質教育的道路。育聯網認為,教育的本質就是讓每一個人能夠具備面向未來所有不確定因素的創造能力。傳統的應試教育觀是在社會“升學熱”中自發形成的,這種教育觀念只見考分不見人,一切以考試作為指揮棒,引導學生死扣書本、死記硬背、死追分數,扼殺了學生的創新能力,相反,素質教育是根據社會發展的需要而提出的,重視學生的“全體發展、全面發展、個性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
1. 創新的學生培育體系
育聯網積極提倡“四維培育體系”,就是在學生掌握好必要的課業知識之余,能夠在思維層面,去塑造另外一個充實的精神世界。
行為習慣
教育家葉圣陶先生說:教育就是培養習慣。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和學習習慣一旦養成,自學潛力和自我管理的潛力將得到高度發展,也是學生們今后成為社會棟梁的最堅實的底層能力。育聯網在旗下的SOM學校運營管理系統中,將學生的日常表現行為劃分為19個模塊,261個指標,涵蓋校園活動、衛生檢查、安全防范、宿舍內務等方方面面,就是潛移默化的督促其養成好習慣。
學習能力
學習能力的重要性毋容置疑。隨著科技發展的不斷加速,每個人都需要具備終身學習的能力,以包容接納的心態去迎接不確定性的外部環境。如何快速學習,有效吸收,舉一反三,如何搭建自己的知識體系,這一切,育聯網都給出了解決方案并在實踐中取得了非常好的成果。
思維模式
從農業時代,工業時代,信息化時代,互聯網時代,到現在的“互聯網+”,思維模式不斷重組和更新,一次又一次的考驗了人類的思維強度,挑戰了認知界限。如何能在最短時間內一眼看出事物的本質,是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的關鍵。育聯網通過各項游戲化訓練、測試工具,在學生培育中幫助孩子提升思維的深度和廣度。
終身素養
在育聯網的SOM系統中,學習成績只不過是一個小的組成部分,學生的在校表現熱力圖、素養雷達、行為頻率分布圖等,都能夠讓學校和家長很方便的觀察學生動向,一目了然的發現存在的問題,通過有效的引導和持之以恒的堅持,讓學生在潛意識形成良好的素養習慣,受益終身。
2. 科學的監督檢查體系
5種檢查手段
通過從最基本的管理單位——班級,到整個學校的管理,整個教育集團的管理,育聯網將學校管理分為5個層級,分別對應不同的職能崗位,不但對下管理,也對上進行管理,形成立體的管理體系,幫助學校實現校園的全面治理。
檢查指標精細且靈活
育聯網SOM系統很巧妙的把學生檢查項目揉入了日常管理當中,對學生管什么,怎么管,方法是什么,標準是什么,通過不斷實踐,不知不覺就形成了一套學校特有的管理流程和方法,日后就算人員更替,都不會影響到學校的正常運作。
檢查方式多元化
為了避免管理盲區,在檢查方式上需多元化,按區域、按場地、按年級、按班級、按宿舍,精細化或者粗放式管理,從多個維度來進行檢查,如果是管理的普遍現象,則追蹤到年級、班級,如果是個體情況,則追蹤到個人,讓管理能抓大放小,也能粗中有細。
3. 有效的學生激勵體系
責任制/貢獻積分
學生作為班級、年級、學校的一份子,要能承擔責任、勇于貢獻。有什么突出表現,為組織贏得了榮譽,系統都會做正面的宣傳,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和團隊凝聚力;對個人來說,一次次的加分項,也是一筆寶貴的信用財富。
正向的評語評價
在眾多的使用育聯網SOM系統的學校中,老師和家長們再也不對孩子的學習成績有過多的焦慮,和其他學校相比,他們更加的“佛系”。通過素質教育的浸潤,學校和家長達成共識:成績不是衡量孩子的唯一標準,在成績之外,很多優秀的品質不能被忽視:有愛心,善待他人,有恒心,堅持不懈,有信心,自強不息,當發掘到孩子的獨有特質,并發揚光大,將極大提升孩子的自驅力,以點帶面,推動全面發展,到那個時候,成績提升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行政嘉獎
不管是優等生,還是差生,每一個學生都希望被看到,被認可。對于德智體美勞全面進步的學生,給予獎勵,既是對本人的獎勵,也是給其他學生的鼓舞:向他看齊,向榜樣學習,我也能得到認可,努力也能被看到。當所有學生都爭先恐后的向榮譽看齊,相信學校和家長都不需用“填鴨式”的方式來死磕孩子的成績。
興國必先興學,強國必先強教。這里的“學”和“教”,不能是狹義的應試教育、升學考試,而是關心學生的素質教育、全方位的發展,我們培養的不是考試機器,卷面的高分,無益于國家和民族的振興發展,一個有創新性、獨特性、全面性的民族,才能真正一騎絕塵,長盛不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