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第78屆教育裝備展還有10天,我的多個行業群里已經有許多企業發布自家的展位號,相約重慶聚首。
展未開,展商就已經迫不及待地,免費自發地為展會打廣告,這種“群眾口碑”恐怕只有國家級別的活動才有資格享受吧。
這讓老王想到了品牌效應,任何產品、服務、活動,但凡是拿來賣的,唯有做到第一,才有品牌效應,客戶就會自發為你打廣告,做推廣。
但是成為第一之前,道阻且長,不說被對手干掉,自我消耗而亡的不在少數。
很多人說,2020年能活下來已經不容易,做企業更覺艱難。
所以,我一直在猶豫,要不要赴這場國家級的教育裝備盛宴。
在這里,我把這幾天跟朋友們討論的結果跟大家分享一下。
去,能看到什么
作為集成商,是做終端關系,資源在地方,能有全國關系的大集成已然成為品牌廠了。
作為小集成商,去看國展,主要為著以下幾個目的:
1、找有亮點,有利潤空間的品牌,畢竟關系運營成本越來越高,不從產品源頭找空間,真是沒法活了。
據說今年有1350余家企業參展,近2萬件產品亮相。
從往年的經驗來看,不管是新品牌,還是老品牌新產品,總能相中幾款合心意的。
2、看趨勢,發現商機。
做學校生意,我們是有話語權的,因為校長、主任沒有精力了解具體的產品和技術。
通常是他們提需求,我們提供產品,產品上用了哪些新技術,能解決哪些教學、管理問題,只有我們比校長們更懂,才能拿到項目,所以掌握行業發展趨勢是業務必備。
有些幻想要打破
1、如果是想去結識學校和教育局人脈,那就要碰運氣了。
全國34個省、333個地市、2844個縣,總共3千多個教育局,上萬名教育局領導;全國共有各級各類學校53萬所,也就有53萬個校長。
說實話,他們真的沒有時間去參加一個展會,哪怕是國家級的大展。
據說,這次是重慶教育局承辦,各地教育裝備協會協辦,重慶本地教育局領導,當地部分學校領導應該會出席,但其它地方的領導和校長,如果沒有重要會晤,估計不會奔波前去。
主辦方深諳其中道理,為了吸引領導參會,組織了不少論壇會議。
(圖:部分展會活動)
據說3天內將舉辦28場會議,除企業自辦的18場會議之外,第三屆中小學教育裝備新技術應用創新論壇、第八屆全國中小學實驗教學說課活動、2020年教育裝備學術大會、基于大數據的校園安全態勢分析研討會,這5場全國性會議應該聚集了不少重量級學界、業界大咖。
但是話說回來,一個普通觀眾要結識這些大人物,其難度堪比中彩票。
2、如果是想去談生意,場景不太合適。
展會是一個超級吵鬧的場景,1350余家企業,近半數以上有LED大屏幕展示,音響一個比一個響,就算面對面說一句話,都不一定聽得真切。
除了吵,國展還超級擁擠,記得去年重慶展,每天下午散場時間必定引發交通堵塞,人群擁擠到有嚴重踩踏風險。
據說今年估計有8萬人觀展,對參展企業來說是好事,但是對想去談生意的商家來說,可不太好。
人來人往,一件事情還沒說清楚,對方就要招待其他客人,真心不是談事的好地方。
3、如果是想曝光品牌,除非你有展位,且做好了充分的準備。
2019年,我國教育投入已經突破5萬億元,是國防投入(1.19萬億元)的4倍多。
巨大的規模吸引了許許多多的入局者,所以每年都有新品牌進場。
作為新品牌,增加曝光率,讓更多人知道你的存在是極其重要的。
如果是新品牌的首次全國亮相,這場國展應該是最佳的舞臺。
當然,老品牌也要宣誓主權,尤其在艱難的2020年,至少要讓市場知道你還活著,而且活得挺好,那么這場國展也是有必要出席的。
作為集成商,我去觀展,幾乎所有品牌都歡迎。
但是于我而言,去開眼界,拓寬視野比較實用,談合作的話還是留下名片,日后有需要再聯系吧。
大家說說,這場國展,我是去還是不去呢?
(本文僅為作者觀點,不代表教裝商情意見)